那天起了個大早,擠上南下的火車,踏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,參加2021傳統工藝振興推廣計畫 舉辦的「泰雅染織工作坊」。泰雅族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-尤瑪・達陸老師,分享這個故事做為這天的開始:某次參訪,老師接待了一位來自義大利工坊,傳承好幾代布料的工藝匠師。
「你們台灣的服裝設計師好奇怪,我來你們國家參訪,就是對你們本國設計師自產的布料,與如何運用在服裝設計上有興趣。但為什麼每個人都要跟我介紹他用的布料來自義大利,品質有多好呢?」這位匠師向老師問到。
1|布料設計師的困境
為什麼設計師無法介紹布料來自台灣?這一問句點破台灣服裝設計師的困境。台灣較少對服裝設計師友善的布料生產鏈,選布大多僅能從布市現有款式找尋。且台灣缺乏專職的布料設計師,因此圖案與樣式多半是取自海外流行的布花,缺乏本土設計語彙。
即使設計師負擔了高成本的訂製布料,也少有能支撐運用獨特布料設計的服飾之消費族群。在快時尚佔據大眾服飾市場的現狀,要消費者買一件高價的設計師服裝,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。種種創立品牌的困難,就能打趴一群初生之犢。
2|斑駁難尋的染織文化
老師接著分享,老一輩的泰雅族女人,在每個人生階段要織自己的衣服。耆老曾流傳一句話:「舌頭要像布料一樣柔軟,用清澈的語句包容每一個人。」可見在過去,織布對他們來說,是多麼融入在日常生活中。幾乎天天與染布為伍、穿配著自己染的織品的我們,似乎在字裡行間參透些什麼。
在我們追溯台灣染織史的歷程,發現所謂「染」的工藝其實是片斷的。據老師所述,泰雅族早期原住民只染線,但不染布;客家人的藍染,僅是基於實用性的染色布料;藍染知名重鎮三峽,當年也只是輸出藍色布匹的經濟產物。我們找不到如日本染坊延續百年文化的傳統圖案。不論漢人或泰雅的染織工藝,也在日本時代時因種種因素而中斷並失傳,未能累積出豐厚的文化底蘊。
聽到義大利與匠師故事,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。這不是新鮮事了呀!躺在這一片看似藍海的小眾市場,常常反問自己到底還需要多努力才能穩定的將品牌推展下去,服務做得不夠好嗎?技術提升不夠到位嗎?設計成果能紮實的說服客人買單嗎?
如此努力地投入染織設計,這一切值得嗎?
3|產品化與手工藝的拉扯
「我帶著一架梭織機上飛機,到當地席地而坐,便能開始織各式各樣紋路的布,工業用的大臺織布機可以嗎?」這一段氣派傲骨的言說,不禁讓我肅然起敬。老師並未對這費時又費工的手工技藝感到疲憊,反而是大刀闊斧的質問工業化的大量製造是否無所不能。
「台灣有個很會織布的人,但沒有產品」這個說法老師常常聽到。然而,這似乎不影響老師的工作-重現和梳理泰雅染織工藝的脈絡。從年輕時研究織藝的心得與實作經驗,將其系統化、去蕪存菁而得到染織原理,結合部落傳統與文化,形成經久不變的真理及智慧。這一切從來就跟生產產品沒有直接關係。
講台上侃侃而談的老師,默默地將我內心的疑問化解了。
4|走出一條台灣染織工藝的路
面對台灣較為單面向的染織工藝,我們從異國文化中取經。蚤操的學習歷程自美國Tie-dye的嬉皮文化、日本百年相傳的染坊、印尼的蠟染…各地的染織創作,呈現出獨有的特色。我們累積的設計能量,便穿插在這些跨國文化中,再嘗試從台灣風土民俗找尋創作主題。
在販售染品與染織創作間來回,同時我們著力於建立多色染的染織系統,盼望讓更多人認識到色彩與染織的變化與趣味。只要有那麼一個人能夠從中得到愉悅,就值得我們投入其中,闢出一條新生代詮釋在地染織工藝的路。
| |